
2022年的第一天,望京街頭新落成的大熊貓雕塑正式亮相。大熊貓圓滾滾的身軀外面,套上了銀色磨砂的機甲外衣,頭頂一個帶有小耳朵的機甲頭盔,胸前有一枚醒目的Wi-Fi標志。這頭憨態可掬而又有點兒酷的大熊貓,立即成為年輕人競相打卡的對象;有網友給它取名“賽博熊貓”,欣喜之情溢于言表。
據本報報道,原有的大熊貓母子雕塑被更換,是因為經過9年的日曬雨淋,已滿身斑駁,被列入城市更新行動計劃。很多望京居民對這對大熊貓母子雕塑很有感情,此次大熊貓雕塑上新,風格大變,無疑給望京居民帶來了驚喜。機甲大熊貓,不僅刷新了街區顏值,也給城市公共空間增添了藝術風采。
很多人還驚呼,機甲大熊貓與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之一的冰墩墩有著幾分神似。的確如此,但這不是巧合,而是一種象征。藝術作品是時代發展的產物,是時代精神的直接體現,也是人們精神的呈現。透過城市大型雕塑、重大活動吉祥物等的選擇和形象變化,更可見一座城市的發展及其文明的變遷。
作為首都,北京與國寶大熊貓的形象關聯密切。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熊貓盼盼,手持金牌在努力奔跑;2008年的福娃晶晶,向世人傳達人與自然、中國與世界和諧共存的理念。當歷史的車輪行進到2022年,冰墩墩擁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、戴著冰雪運動頭盔、裝飾彩色光環、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,寓意追求卓越、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。熊貓一路走來,形象越來越中國,氣質越來越自信。從充滿渴望的“盼盼”,到含蓄內斂的“晶晶”,再到自信的“冰墩墩”,大熊貓藝術形象和氣質的變化,無不得益于國家的發展,體現城市的包容與自信。
機甲大熊貓之所以成為打卡地,也在于它與城市、與市民的審美和認知產生了最大的共鳴。市民熱愛大熊貓,同樣會欣賞與時俱進、風格多元的大熊貓雕塑。創作者畢橫稱:“大熊貓的眼睛是有些往上面看的,可以理解為眺望遠方、暢想未來,也可以理解為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與向往。”這不就是“一起向未來”嗎?
來源:北京晚報 評論員:賈亮
流程編輯:郭丹